近日,農業農村部對關于加強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建議,經商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答復如下?!? 一、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和加強市場監管
2022年9月23日,中農富通應邀參加2022京津冀科技農業項目推介會。并進行中空板式太陽能水循環集放熱系統、魚菜共生技術/納米氣泡應用技術介紹、通州7號項目推薦、智能二氧化碳充氣肥機技術、“百蔬薈”一個可持續盈利的農業園區項目等農業科技項目推薦。
“智慧漁業”的建設將為漁業科技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同時,漁業科技的發展也將不斷豐富“智慧漁業”的內容和提高“智能化漁業”的服務能力。 什么是智慧漁業?? 智慧漁業是漁業生產的高級階段,它的核心是把新興技術集為一體,如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依托部署在漁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和無線通信網絡,去實現漁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等功能。? 主要通過數字形式處理一切漁業要素,比如漁業資源
金秋時節,龍灣屯鎮寒地水稻試驗田迎來“水稻+螃蟹”雙豐收。一串串飽滿的稻穗隨風搖擺,一只只肥美的螃蟹穿梭其中,呈現出一派“稻花香里說豐年”的美好景象。這也標志著“稻蟹共生”農業生態新模式取得成功。
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發展中,資金確實是關鍵制約因素。那么,缺少資金應該如何啟動農業?此處,我們介紹一種“4+1+N”模式。其中,“4”是四級國企聯動;“1”是1個主體,即農民和農民合作組織;“N”是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具體運作如下。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全面回答了為什么要振興鄉村、什么是鄉村振興、怎樣振興鄉村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求是》雜志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深刻指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從深度看,脫貧攻堅主要解決農村
近年來,休閑農業迅速崛起,對農業增值增效、農民創業增收、農村繁榮穩定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而要發揮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等功能,必須建設配套的商業和服務設施,勢必要涉及土地問題。我國實行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用地管理政策,它們之間會不會產生矛盾?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小農經濟國家,農村貧窮,農業落后,生產力低下。新中國建立后,為了迅速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毛主席科學總結了農業生產的自然規律,于1958年末及時地提出了農業“八字憲法”,作為指導農業生產的八項措施,也就是“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現稱為農業老“八字憲法”)。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劉瑞龍在1979年出版的《農業“八字憲法”淺說》指出:“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農業八字憲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穩產增產,對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