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是我市露地秋菜主要品種
在蔬菜生產和居民飲食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各區大白菜多數生產地塊即將進入或正值蓮座期,為支撐各區做好大白菜生產管理,市農技專家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供廣大菜農和技術人員參考。
查苗補苗
冬儲大白菜生產株距一般35-40厘米,畝密度2700-3000株。對于缺苗斷垅地塊,要及時移栽補苗,補苗宜在晴天的下午或傍晚進行,有利于緩苗,補苗后及時澆水。
中耕除草
現階段,要抓緊時間進行中耕除草,操作過程中要掌握“深鋤溝,淺鋤背”的原則,壟背深度不超過4厘米,壟溝可適當深松、深度可達8-10厘米;封壟后視情況可僅于壟溝中耕、壟背人工拔草,避免傷及葉片及根系。中耕除草宜晴日下午進行。
大白菜小型農機中耕除草
大白菜人工中耕除草
蹲苗管理
在生育進程進入到蓮座中期,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蹲苗管理,促進根系下扎、促葉片增厚,利于養分和干物質的積累,有助于大白菜早包心。主要措施是控水,蹲苗期間植株外葉于中午時段稍萎蔫、而午后能夠恢復,控水時間依據土壤濕度情況,一般把握在15-20天,當葉片明顯增厚、葉色深綠,可結束蹲苗,進行肥水管理。
大白菜蹲苗
水肥管理
蹲苗結束后要水肥齊攻。澆水間隔要根據天氣情況、土質和植株長勢來掌握。一般前期5-7天澆水1次,中后期7-10天1次,本著小水勤澆原則、每次水量不宜過大,收獲前7-10天停止澆水。
分別于蹲苗結束后、結球初期和結球中期各追肥1次,每次追施氮磷鉀三元復混肥20-25公斤/畝或水溶肥(N-P2O5-K2O=22-8-22)15-20公斤/畝或氮磷鉀三元有機液體肥10-15公斤/畝。對于易發生干燒心地塊,可葉面噴施2-3次螯合鈣液體肥。
大白菜節水灌溉
病蟲害防控
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甘藍夜蛾、跳甲、蚜蟲等是該茬口大白菜主要病蟲害,在栽培方面要避免大水漫灌,同時加強病蟲監測,須藥劑防治時,注意應用高效低毒生物藥劑,并做好安全間隔期把控,確保產品安全。
及時砍菜防止凍害
進入10月下旬,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在夜間最低溫度降至0℃前要及時砍菜并集中堆儲防凍。一般平原地區適收期在11月3日至7日,延慶、密云等北部地區適當提前5-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