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新希望劉永好:傳統農業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再造

2022-09-06 閱讀量:

近日,“2022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活動”在南京舉行。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承辦?;顒泳劢宫F代種業、智慧農業和綠色低碳農業,打造農業科技成果對接市場的平臺,通過成果展示、項目路演等形式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現場交易。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聯盟主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出席活動,并做主旨演講。

劉永好表示,近年我國農業技術有了較大提升,綜合機械化率超70%,但跟發達國家相比,仍相對滯后。在此背景下,國家不斷促成政商學各界聯動,加強農業與科技的融合。他介紹,新希望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科技力也不斷提升,承接了許多國家級科技項目,同時國際化布局也不斷完善;結合科技提升,新希望還發起“五五工程”、“節糧專項行動”等公益項目,利用科技實現農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轉型。

各位從事和關心農業的朋友: 

大家好!我是來自新希望集團的劉永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不僅集中體現在工業、制造業等行業,在農業也是核心生產要素。尤其是進入轉型升級的今天,技術的創新突破和與產業的結合已經成為農業企業發展的關鍵。 

新希望是大型農牧食品企業,在改革開放大格局下發展起來。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產業競爭格局變化,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新需求,我們用生物科技強化科研能力,用數字化提高管理運營能力,從研發、生產、組織、銷售等多個方面著手,融入科技創新,實現整個鏈條的再造。 

今年,我們提出“節糧專項行動”,從這個項目,能看出我們通過科技創新不僅實現產業再造,還能為低碳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提出,每年提升1%的飼料綜合使用效率,就是節約1%的糧食,連續堅持5年。按照3000萬噸飼料年產量計算,每年節約1%,可以節約30萬噸糧食,即可節省77萬畝耕地的產糧。連續堅持5年,就能累計節約糧食約150萬噸,相當于節省超過300萬畝良田資源。在實現方式上,通過育種、飼料配方、優化養殖三個方面降低用糧和提高飼料轉化率,各完成1%目標的三分之一。

1死磕“卡脖子”科技難題 掌握農業發展主動權 

中國農業經過以簡單規模為主的發展紅利期后,進入了科技創新的深水區。攻克種業“芯片”問題就是其中重要一環。 

種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也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產業。以生豬養殖產業為例,盡管我們是世界生豬生產和消費的最大國,但卻存在育種能力和體系不完善、技術滯后、疾病威脅嚴重等一系列困局,每年都需要從國外引進大量豬、雞、鴨、牛的種源。近些年,包括新希望在內的農牧企業都在種業“芯片”攻堅上不遺余力,力爭掌握主動權。幾年前,我們跟中國農科院合作的鴨的育種取得了很大成績,攻克了“鴨芯片”,能夠替代進口的“中新北京鴨”已經成功,正在全國和全世界廣泛推廣。 

今年5月,我們用來打造“豬芯片”的四川新津智能化養豬場正式投入使用,將借助生物科技和基因組技術開展更先進的種豬育種工作。像這樣的組織光在我們新希望就有20余個。 

種業“芯片”的攻克不僅是發展安全問題,對提高企業效率和綠色發展也有重要作用。新希望是最大的肉蛋奶供應商,我們每年提供超過一千萬噸的肉蛋奶產品,通過科學育種,使得豬、雞、牛等吃得少一些、長得快一些,減少飼料消耗。2019年至今,我們3年大約節約了40萬噸糧食,僅2021年就節約20萬噸。 

前面我提到的每年節約1%用糧的節糧專項行動,其中三分之一就通過生物科技改善育種實現。 

2用大數據和智能化手段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系統 

數字科技已經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在創新發展、生產經營、資源配置、商業模式、組織機制方面都有很好的體現。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45.5萬億元,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10%、22%、43%。數字科技在農業領域的滲透率還比較低,說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就給了農業企業很大的機遇。 

這些年,新希望一直在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使我們的生產更合理、更規范、更科學,效率更高。比如,新希望在世界各地200多個工廠配備了幾十萬元一臺的近紅外光譜儀,通過數據采集和分析創立了46余萬個樣品光譜的近紅外數據庫,建立了43類飼料原料、85種全價飼料、26類維生素預混合飼料和3種動物油脂,各種寶貴的數據再結合我們基于40年經驗自主研發的一套算法,能快速、精準地設計出飼料配方;另一端,我們將計算出來的配方數據傳輸到各個工廠,指導飼料產品生產,不僅能更好地提高肉料比,也讓養殖更安全。僅僅是妊娠母豬的精準飼喂技術,就能在保證母豬體況和繁殖性能的基礎上,頭均母豬飼喂量每年節約超過10公斤,折合下來一年可以節約飼料約1萬噸。 

我們是擁有自主配方系統并實現工廠全覆蓋的飼料企業,我們的發酵飼料配方技術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我們有幾千位配方專家和技術專家在為此不斷努力,用數字科技改變傳統飼料行業,不斷打破過去我們認知里的天花板。 

通過科技創新飼料配方,我們又能為1%的節糧目標貢獻三分之一。 

3科技再造的核心是組織再造 

傳統企業要想實現再造,要以數字科技和組織為核心。

新希望是一個有著超10萬人的龐大組織。在這樣的組織里,如何避免大企業病是關鍵。今年我們創新地采用了中臺組織管理方式,通過數字化建設,更好掌握信息和更快速決策。通過數字化管理,我們希望在農牧行業的周期波動中實現趨利避害,同時將全產業鏈、規?;瘍瀯萋涞剞D化為實際價值。

為了提高全員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和認同。去年,我們和哈佛商學院一起舉辦“新希望·哈佛商學院數字化戰略加速項目”,240名核心干部開展為期4個月的5大模塊培訓,進一步統一數字化共識,提高數字化能力。

今年,我們在去年學習成效的基礎上,由“理論學習”升級至“實戰演練”,又舉辦了新希望數字化轉型燈塔項目2022實戰營,通過深度剖析與業務相結合的數字化轉型案例,實現共創和賦能。例如,作為燈塔工程之一的食品溯源項目已經能在肉制品、乳制品、休閑食品、調味品四大領域將全鏈路溯源時間從原來的4小時縮短至現在的3分鐘。 

通過組織再造改善運營管理和養殖,我們又能為1%的節糧目標貢獻三分之一。 

技術創新和突破的道路是艱辛的,尤其對傳統農業企業來說,更有基因上的不適應。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努力讓傳統產業和先進技術接軌、完成轉型升級,才能獲得競爭優勢。我相信,我們中國的農牧行業,只要抓住科技創新的窗口,一定有著光明未來。

人妻抽搐无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