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如何實現?

2022-06-29 閱讀量: 來源:產業規劃

怎樣才算“高標準”?
根據3月9日新修訂發布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以下簡稱《通則》),高標準農田需要符合以下條件:田塊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節水高效、農田配套、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持續高產穩產的農田。同時,全國劃分為七個區域,因地制宜制定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農田地力標準指標。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關鍵。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指出,農田必須是良田,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分類改造鹽堿地,努力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把糧食安全上升到如此高的地位,充分體現了國家領導人新發展階段中的戰略思維和底線思維?!比珖f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說,農業生產的屬性決定了其受自然影響很大,也難以躲避一些重大風險的影響。當前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界疫情的沖擊下,只有把農田穩住了,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從容應對局勢變化?!坝辛?0億畝良田,糧食安全更托底?!?/font>

糧田如何變良田?
根據2021年9月發布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2年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此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25年建成10.75億畝,并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1.05億畝,以此穩定保障1.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0年建成12億畝,并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2.8億畝,以此穩定保障1.2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

 

實現這些目標,不容易。根據全國第三次國土調查有關數據,我國耕地面積19.179億畝。但耕地質量總體不高,其中1/3屬于高標準農田,2/3是“靠天吃飯”的中低產田。而且在過去一段時間,城市化特別是全國范圍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占用了大量的良田,造成土地稀缺。與此同時,一些地方長期過度使用農田,保護跟不上,導致農田質量下降。

 

建設高標準農田,《規劃》提出更多的“抓手”:高效節水灌溉與建設高標準農田統籌規劃、同步實施。有些地方的農田平整度不夠,不僅影響灌溉效率,也不利于機械化技術的應用,需將這些基礎工作先做好。

千方百計防退化

如何確保高標準農田不因為管護缺失出現質量下降、退化為“低標準”,甚至轉向非糧化,是全國非常關注的一個題目。
去年,全國政協組織高標準農田建設調研發現論西部還是東部,有幾個共性問題。一是中央財政支持的標準偏低,有些地方政府由于財政吃緊,補齊缺口的配套能力跟不上。二是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普遍缺乏有效的管護。

第一個問題的解決,有關部門已經推出相關措施。2019年5月,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制定《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圍繞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的支出范圍、分配、下達及使用和管理進行明確規定。今年,兩部門對《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辦法指出,地方可以采取以獎代補、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和引導承包經營高標準農田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籌資投勞,建設和管護高標準農田。但考慮到地方財政的現實,霍學喜認為,也許可以通過中央設立農田建設補助資金設立專項,并根據物價指數、人工成本等因素,逐步增加資金投入。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全國政協常委、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夏濤認為,要加快推動農田建設立法,為依法管理和推進農田建設提供法律保障,用立法的形式明確農田建設相關主體權利和責任。實踐中,各地已經紛紛在開展高標準農田管護探索,調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開展農田設施日常維護的積極性。有些省份采取財產保險、政府購買服務、設置專職管護員等方式,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農田設施管護。

人妻抽搐无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