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夫山泉旗下子品牌“母親”推出即熱新米飯,搭配此前推出的澆頭,組合出售蓋澆飯預制菜。
在某電商平臺,澆頭口味主要有咖喱牛肉、臺式鹵肉、藤椒雞丁、金湯牛肉四種,每份售價約20元,每月銷量為幾萬份。
其中,咖喱澆頭的消費,遠遠多于其他口味。
此次布局預制菜,農夫山泉并非“心血來潮”。
基于包裝飲用水領域多年的積累,其已建立深度下沉的全國性銷售網絡。
通過傳統渠道、現代渠道、餐飲渠道、電商渠道以及自動販賣機等其他渠道,農夫山泉預制菜的推廣之路已然建立。
業內認為,盡管農夫山泉有自身資源和渠道的積累,“母親”牌蓋澆飯預制菜能否出圈,尚未可知。
其實在農夫山泉之前,預制菜產業鏈不少環節都有新資本入局。
2021-2022年,我國預制菜行業產生融資事件20多起,融資額達數百億元。
今年以來,預制菜板塊概念指數波動有過兩次上行,最高一次的漲幅達15.41%,出現在2022年1月14日。
在今年京東超市發布的“618”戰報中,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208%。
目前,味知香、國聯水產、千味央廚、安井食品、立高食品、雙匯發展等A股預制菜板塊上市企業都在搶抓發展的窗口機遇。方正證券認為,千味央廚突出定制服務能力和大單品策略,安井食品強化龍頭壁壘,B端和C端渠道雙輪發力。味知香作為“國產預制菜第一股”持續拓展全國。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6.67萬家,自2017年以來注冊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從區域分布來看,山東、河南、江蘇分別以0.82、0.63、0.56萬家預制菜相關企業包攬前3名。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行業處于多方混戰格局,還沒有出現真正的龍頭公司。預制菜賽道空間廣闊,但要謹防投資過熱帶來的風險。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關鍵是要修煉好內功。只有建立寬廣的“護城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