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十四五”“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發展行動計劃》制定印發

2021-07-30 閱讀量: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印發了《“十四五”“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發展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對“十四五”“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與合作工作進行總體設計和任務謀劃,部署了三大任務、十二個專欄,成為未來五年推進“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綱要指南。

為進一步細化任務書、路線圖,增強《行動計劃》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行動計劃》設置了十二個專欄。具體包括:

“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務實推進計劃

“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平臺鞏固計劃

“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品牌提升計劃

“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絲路藝術精品創作行動

“一帶一路”文物國際合作計劃

“一帶一路”公共文化服務提升計劃

“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促進行動

“一帶一路”旅游體系建設提升計劃

“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科技成果推廣計劃

“一帶一路”非遺合作計劃、“一帶一路”市場監管合作計劃

“一帶一路”區域發展重點推出計劃

專家解讀

《“十四五”“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發展行動計劃》課題組組長 吳若山:《行動計劃》的意義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讀

一、《行動計劃》設計嚴謹,體現了頂層設計和統籌布局

《行動計劃》作為頂層設計文件,起草過程中注重突出戰略性、系統性、科學性?!缎袆佑媱潯费信兄赋?,“十四五”時期在文化和旅游領域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存在優勢更加明顯、資源更加富集、發展環境更加復雜的特點。圍繞該判斷,《行動計劃》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絲路精神,明確了在文化和旅游領域開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務實合作,進一步夯實“一帶一路”建設民意基礎的戰略指引。在此基礎上提出“十四五”時期推進“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與合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向各方傳遞了未來五年的路線圖。

為確保路線圖走實走穩,《行動計劃》注重把握分步驟分階段的實施節奏,提出在“增強、牢固、強化”六個字上下功夫,也就是從“國際傳播能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牢固”“區域開放聯動水平得到強化”三個維度進行總體設計,既謀當下,也思長遠,明確了相關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立體式推進。

此外,為確?!缎袆佑媱潯返那罢靶?、可行性、科學性,編制工作堅持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相統一,自2020年夏開始,歷經資料收集、專題研討、實地調研、線上訪談等過程,并廣泛征求相關部門、有關專家學者意見和建議,耗時一年反復修改編制。正是這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編制工作,為《行動計劃》出臺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行動計劃》目標科學,構建了高質量發展體系

《行動計劃》雖是規劃文本,但其文件以“行動”命名,體現了落地性強的特點?!缎袆佑媱潯妨⒆銍H形勢、我國國情和發展需要,不僅提出了未來五年發展的宏觀目標,還明確提出了階段性、可考核的具體發展目標,實現了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的統一,主要有以下亮點:

一是用好指揮棒,增強前瞻性?!缎袆佑媱潯窂娬{,要加速構建一體化聯合推進機制,更好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創造性,整體謀劃。同時,綜合考慮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和旅游資源稟賦、發展戰略,精準對接交流合作需求,將互學互鑒、合作共贏體現在發展目標當中,充分體現《行動計劃》導向指引作用。

二是注重打好“關鍵戰”,鞏固優勢?!缎袆佑媱潯访鞔_了對未來五年發展目標提出了方向性意見,即“到2025年,共建‘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取得成效”“文化和旅游交流與合作在促進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同時按照引領性、示范性、創新性的原則,設計了 12大專欄行動明確重點工作任務,做到重點與全面的統籌兼顧,彈好政策實施的鋼琴,確保行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的統一。

三是增強系統性,實現聯動發展?!缎袆佑媱潯分廴?,注重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發展戰略,設立“一帶一路”區域重點推出計劃,以強化區域間資源整合和交流協作,不斷提高在對外交流合作、品牌形象塑造、傳播水平提升中的合作水平,從而實力優勢互補、組團式推進的創新設想。

三、《行動計劃》保障措施可行有力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缎袆佑媱潯返闹贫C布很重要,貫徹執行更為重要?!缎袆佑媱潯窂娬{堅持黨的領導和組織領導,注重抓好隊伍建設、保障資金投入,明確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行動計劃》將強化落地執行,要求相關單位及時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實行臺賬式管理,統籌推動實施,及時報告進展情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隨著《行動計劃》的深入貫徹實施,“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與合作必將行穩致遠,邁上新的臺階。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張瑛:“十四五”“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發展行動計劃的目標

為實現共建“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提高國內政策支撐體系和國際協調機制建設水平、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品牌活動影響力、進一步拓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格局、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交流與合作在促進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的總體目標,《行動計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發展的三大具體目標。

一是國際傳播能力不斷增強。面對復雜國際環境、多元文化背景、不同歷史認知、多樣現實訴求等情況,“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傳播面臨著新的考驗。國際傳播是增強“一帶一路”軟實力的有力推手。健全文化和旅游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提升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共建優秀傳播品牌,是在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傳播能力的過程中,拉近情感距離,突破認知障礙,跨越交流門檻,打通文化壁壘以增強國際傳播能力的中堅力量,有利于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

二是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牢固。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將文化的高附加值與旅游的真實體驗有機疊加,從人民的需求出發,從文化和旅游的供給側入手,鼓勵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提升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通過聯通聯動、共建共贏,筑牢“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的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三是區域開放聯動水平得到強化。這對統籌區域經濟布局中的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此,國內應加強“一帶一路”國家頂層設計與各地方、各區域具體實施規劃和方案的對接,明確相關省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形成上下互動、相互支撐的發展格局。國外應通過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加快形成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發展新格局,通過加強各國政策溝通協調和規則標準對接互認,積極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共同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向自由開放、公平公正、平衡普惠的方向發展,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王嘉珮:“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前景廣闊

一、促創新、重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文化和旅游產業也需以更優質有效、更有彈性的產品供給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積極推動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從《行動計劃》可以看出,“十四五”時期,“一帶一路”將以文旅融合為重點,開發郵輪旅游、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提升旅游產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的水平。在全球疫情反復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大放異彩,智慧旅游、線上旅游、線上演出、云端展會等文化和旅游新模式方興未艾,將為“一帶一路”文旅產業賦予新的發展動能。同時,借助國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圖書館等平臺,公共文化資源數字化、傳播途徑網絡化也將成為常態。

另一方面,市場為主、企業先行,提高發展質量。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各地區文化旅游資源各具特色?!笆奈濉睍r期,“一帶一路”將以市場為導向,對各地優秀的文化旅游資源充分利用、有效配置,實現區域協調、優勢互補、組團推進。同時,文旅融合將堅持企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企業帶頭作用,支持和服務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有重點、有示范,進一步促進文旅產業國際合作和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

二、多元互動、多樣創新,助力民心相通新格局

民心相通、文旅先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不同、民俗各異,文化和旅游可有效磨合分歧、增進了解、增強互信,在推動民心相通過程中大有可為。中國旅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旅游消費超過2000億美元,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海外旅游目的地。根據《行動計劃》,“十四五”期間,“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將繼續鞏固,為構建民心相通新格局提供新動力。

在政府層面,我國將繼續鞏固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框架下的文化旅游交流機制,進一步完善各個絲綢之路文化藝術聯盟機制,多方面創新、拓展文旅交流新平臺,為構建民心相通新格局打造堅實的機制基礎。在文化交流層面,繼續推動“文化年”“旅游年”等節事活動,將外交活動與文化交流相結合,增進民心相通;深入挖掘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有共鳴的人物故事和文化元素,扶持絲路主題藝術創作,培養絲路藝術人才,注重絲路主題藝術作品宣傳推廣,加快形成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新格局。

三、多平臺合作、多角度入手,以文化旅游講好中國故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瑰麗璀璨,當代中國的發展奇跡更舉世矚目。通過文化和旅游合作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途徑。根據《行動計劃》,“歡樂春節”“美麗中國”等傳播中華文化的平臺活動將繼續品牌化、本土化,并通過豐富品牌內涵、完善品牌體系提升辨識度和認可度。同時,“一帶一路”橫跨四大古文明,文化遺產豐富,文物古籍合作、文化遺產保護與搶救、聯合申遺等具體的文化交流合作項目,不僅能為世界文明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貢獻中國智慧、展現中國特色,更能有效拉近與沿線國家民眾的距離、增強理解和理念認同,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更好傳遞中國聲音。

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副研究員 劉敏:深化區域協同發展,務實推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

加強文化和旅游交流與合作,形成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格局,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缎袆佑媱潯穼ⅰ耙粠б宦贰蔽幕涣骱吐糜瓮茝V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深度結合,對于構筑我國文化和旅游發展格局,推動以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的區域協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任務和目標,務實推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主要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是用好文化和旅游發展區域政策。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都是文化和旅游政策的集中區域,深化文化和旅游區域協同發展,要以國家“十四五”規劃指出的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黃河文化旅游帶、杭黃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桂林國際旅游勝地等為標志和抓手,強化“一帶一路”與這些區域特有文化和旅游政策的銜接,加強資源整合和開發應用。要深化與國家級示范的銜接,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文化潤疆工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含北京冬奧會)等,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政策疊加效應、連帶效應。

二是加強文化和旅游產品共同開發。加強“一帶一路”沿線文化和旅游產業帶狀和區塊布局,規劃建設主題文化和旅游線路、重點文化和旅游標志性項目(園區、場館)等,實現優勢互補、組團式推進。要圍繞邊境、大滇西、大西北、沿海等,謀劃“一帶一路”沿線紅色旅游、民族旅游、非遺旅游、海洋旅游、生態旅游等主題文化和旅游線路,推出文化和旅游環線等。要加強重點文化和旅游標志性項目(園區、場館)等的系統謀劃和區域協同開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開發建設,加快形成一批文化和旅游國際目的地。

三是深化文化和旅游品牌聯合推介。發揮好重大“節、賽、會”作用,依托各類文化和旅游重大節事活動、博覽交易會和行業聯盟、推廣聯盟等平臺,廣泛開始“一帶一路”及相關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拓寬“海上絲綢之路”國際交流計劃、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中國東盟藝術節、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2022 年北京冬奧會等合作內容和機制,持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博物館、美術館、旅游推廣、非遺保護等合作機制,推動形成“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品牌,以文化和旅游國際推廣中心建設等為抓手,不斷提高對外交流合作、品牌形象塑造和傳播水平。

人妻抽搐无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