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的批復

2021-09-16 閱讀量: 來源:農業農村部
為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國務院原則同意《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并要求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完善相關標準和制度,做好相關規劃的銜接,開展跟蹤分析和考核評估,督促各地落實《規劃》目標任務。



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的批復
國函〔2021〕8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銀保監會、林草局:
農業農村部關于報請審定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的請示收悉?,F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規劃》實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堅持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設數量和建成質量并重、工程建設和建后管護并重,健全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堅實基礎。
三、通過實施《規劃》,到2022年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此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25年建成10.75億畝,并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1.05億畝,以此穩定保障1.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0年建成12億畝,并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2.8億畝,以此穩定保障1.2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將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2021—2030年完成1.1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四、各?。ㄗ灾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農田建設作為重點支持事項,強化建設進度和質量管理,提升建設成效。要根據《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加快推進省、市、縣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細化政策措施,將建設任務分解到市、縣,落實到地塊。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和保護利用,強化高標準農田產能目標監測與評價,嚴格實行用途管制,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五、農業農村部要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完善相關標準和制度,做好相關規劃的銜接,開展跟蹤分析和考核評估,督促各地落實《規劃》目標任務。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支持配合,形成建設合力?!兑巹潯穼嵤┻^程中的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
2021年8月27日


9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有關情況。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主持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負責人邱天朝、財政部農業農村司負責人姜大峪、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郭永田出席發布會。


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介紹了《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的有關情況。

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農田作為糧食生產的基礎,其質量高低不僅影響糧食產量的高低,還關系到農產品質量的好壞,是糧食安全的根基。同時,農田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是重要的碳庫(碳匯),對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突出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為此,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強政策支持,強化工作指導,推動各地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生態環境,提升糧食生產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國已完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在節水、節電、節肥、節藥、節人工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效果,畝均糧食產能一般增加10%~20%,畝均節本增效約500元,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全國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十四五”規劃綱要和近年來中央1號文件均對編制實施新一輪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作出具體部署。為此,農業農村部深入16個省120多個縣開展實地調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討論證,廣泛征求中央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相關領域專家、基層農田建設管理人員等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牽頭形成了《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并于8月27日經國務院批復正式實施,已經在網上全文公布。

《規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精神,在總結近年來農田建設情況的基礎上,分析了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面臨的形勢,明確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方向和目標任務,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系統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對凝聚各方共識加快構建農田建設新格局,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概括起來,《規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和主要內容:

第一,《規劃》堅持系統思維和全局觀念,立足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著眼長遠和全局,綜合考慮自然資源稟賦、工作基礎、財力狀況等因素,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目標任務,明確到2025年累計建成10.75億畝并改造提升1.05億畝、2030年累計建成12億畝并改造提升2.8億畝高標準農田;到2035年,全國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

第二,《規劃》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明確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田(田塊整治)、土(土壤改良)、水(灌溉與排水)、路(田間道路)、林(農田防護和生態環保)、電(農田輸配電)、技(科技服務)、管(管理利用)這樣8個方面的內容,可以說是集水、土、氣、生態條件于一體,統籌協調的系統工程。要求加快構建科學統一、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體系。同時,綜合考慮建設成本、物價波動、政府投入能力和多元籌資渠道等因素,逐步提高畝均投入水平,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投資一般應逐步達到3000元左右。

第三,《規劃》緊盯糧食生產首要目標,優化了建設分區,明確了分區域建設重點,要求科學設計建設內容,加強項目精細化管理,嚴格執行相關建設標準和規范,開展耕地質量等級變更評價,提高建設質量。規范項目竣工驗收,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實現項目長久持續發揮效益。同時,《規劃》還明確了實施保障措施。

第四,《規劃》注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與上一輪2011年—2020年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相比,具有3個突出特點。一是更加突出產能保障。立足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優先在永久基本農田、“兩區”(即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集中力量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形成一批“一季畝均千斤、兩季畝均噸糧”的口糧田,進一步筑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礎,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更加突出質量要求。堅持新增建設與改造提升并重、建設數量和建成質量并重、工程建設與建后管護并重,產能提升和綠色發展相協調(即“三并重一協調”),合理安排已建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形成更高層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三是更加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針對不同區域糧食生產面臨的主要障礙因素,分類指導,將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分成東北區、黃淮海區、長江中下游區、東南區、西南區、西北區、青藏區等七個區域,因地制宜提出各分區建設重點和分省建設目標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規劃》部署要求,積極會同地方和相關部門切實抓好《規劃》實施工作,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增強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實現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奠定堅實基礎。


點擊下載全文:

《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文件全文.pdf



人妻抽搐无码在线视频